技术文章/ ARTICLE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干法造粒机颗粒缺陷的实时识别与调整

干法造粒机颗粒缺陷的实时识别与调整

更新时间:2025-10-26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4
  干法造粒机因无需溶剂、能耗低等优势广泛用于制药、化工领域,但颗粒易出现结块、细粉过多、粒径不均等缺陷,需通过实时识别与动态调整保障产品质量,具体实践可分为三大环节:
  一、常见颗粒缺陷与实时识别技术
  缺陷类型与成因关联:结块多因物料湿度超标(>3%)或压辊温度过高(>60℃),导致物料黏连;细粉过多则源于压辊压力不足(<5MPa)或粉碎筛网孔径不匹配;粒径不均常由喂料速度波动(偏差>10%)或压辊间隙不一致引发。
  实时识别手段:采用“视觉+传感”双监测系统,高速工业相机(帧率>200fps)捕捉颗粒形态,通过AI算法比对粒径分布(设定合格范围0.2-2mm)、圆形度(>0.8为合格),实时标记异常颗粒;同时,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压辊温度,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物料含水率,压力传感器反馈压辊压力,数据超阈值时自动报警。
  二、动态调整策略:精准匹配缺陷成因
  结块问题调整:若湿度传感器显示物料含水率超标,自动启动热风干燥系统,将湿度降至1.5%-2.5%;若压辊温度过高,通过冷却水路调节温度至45-55℃,同时降低喂料速度(从50r/min降至35r/min),减少物料在压辊处的滞留时间。
  细粉过多优化:当AI视觉识别细粉占比>15%,若压力传感器显示压力不足,自动提升压辊压力至6-8MPa;若筛网孔径不当,系统提示更换对应孔径筛网(如细粉过多时换0.5mm孔径筛网),同时调整粉碎转速(从1500r/min降至1200r/min),避免过度粉碎。
  粒径不均校正:喂料速度波动时,通过变频电机稳定喂料量(误差控制在±5%);压辊间隙不一致则启动伺服电机微调间隙(精度±0.01mm),确保物料受压均匀,配合振动筛分装置,实时分离超差颗粒并重新造粒。
  通过“实时识别-成因分析-动态调整”的闭环管理,可将干法造粒机颗粒合格率提升至98%以上,同时减少物料浪费与设备损耗。
 

 

张家港艾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张家港市凤凰镇西塘公路112号
邮箱:JSGFZL@yeah.net
传真:0512-58260840 13962206624
扫码加微信
SCAN

TEL:13962206624

扫码加微信